书《五行》篇,对此有详细论述)
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更可直接决定自己的命运。先生说:“有德行的人,性量必大。性是命的根,性量大其命必大”。人的命,可用三个尺度来衡量其真假虚实。先生说:“阴命是坏的,宿命(有别于宿命论的宿命)是假的,天命(有别于听天由命的天命)是真的,把这三个命研究明白,你要用好命,你的命必好。命好命不好,在乎自己选择,何用算命呢?今人不是使阴命,便是重宿命妄想命大,真是不知命呢!”(详见《三命消长》章)
古代的圣佛和历代祖师,与我们时隔数千百年,而我们尚能知其修行的业绩,乃是从他们对“命”的充实,即修炼实践的记载中而了解的。所以“命”可反映其生平事功业绩与修炼的不同轨迹(不同轨迹是由不同的因缘所形成的),是有形迹可寻的。而“性”的修炼,达到返本归真时,便是映现了人与宇宙大生命融为一体的终极真理,无质无形,无迹可寻。此时,已经性命会合,再无需有性命之分了。这就是四大界中的最高境界——“志界”(详见《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