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陶瓷工艺基本知识
下一主题:古陶瓷其它品种类
实际上,探讨皇祇室内檐彩画的构图和作法,要结合整个地坛建筑的功能和土地崇拜文化内涵来考虑。
明嘉靖九年,根据《周礼大宗伯大司乐》关于祭祀的礼制,嘉靖皇帝和上千臣属经过争议,最后决定分别在北京的四郊建成天、地、日、月坛,分祭天地(《明史纪事本末》卷51)。
要知道,在土地祭祀文化中,关于祭祀的场所、祭祀的礼器、祭祀的仪仗、礼仪、禁忌等等,历朝历代都有严格的规定。北京地坛是明、清封建统治者进行最高规格的祭祀地祇神的专用场所,它的营建必需合乎“礼”。为了合乎这个“礼”,古代工匠们在营建地坛的过程中,从选址到规划,从整体布局到局部操作过程中采用的特殊建筑语言中,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两种观念和信仰,一是对承载、滋养普天之下万物生灵——大地母亲的尊崇、敬畏和虔诚;二是象征国家社稷为天之所授(即“君权神授”)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