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器的鉴定
发布时间 2012-12-25 浏览 52526 次
片,俗称“金丝铁线”。仿品虽能仿制开片,但仿制不出“金丝铁线”的效果。

  仿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瓷器

  ①仿永乐时期的甜白和青花。②仿宣德时期的青花和祭红。③仿成化时期的黄釉器。明代瓷器特征是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庄重,胎体也较民国时期厚重。永乐、宣德隆器的里子很规矩,俗称“净里”仿品则无此种效果。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口不大明显,正德以后到嘉靖、隆庆、万历及明未各朝,胎体接痕显露,民窑器物尤甚。仿品器物一般无接痕。明代瓷器底足露胎处,多有火石红斑。到清代已逐渐消失,到民国时期瓷器底足大多数挂釉,砂底的很少,仿火石红斑不像真品那样明显。细致观察即可看出破绽。

  明代瓷器釉质肥厚、滋润,大件器物底部多为不挂釉砂底。仿品多为挂釉底。仿青花瓷器,因为用料不同,出现不了凝重、古雅、绚丽鲜艳的效果。圆器中的口沿,有锋利感,而仿品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明代绘画题材,写意的多,画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头部较大,不合比例,头部约占正体二分之一。画龙比较窄瘦,龙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