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鉴定内容
发布时间 2013-01-26 浏览 54213 次
面入手: 胎:古代各窑基本上是就地取材,有什么料烧什么货,所以大体上是各窑产品各具特色。现代科学的方法是通过仪器测出各已知窑产品胎料的化学组成,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成份,将要鉴定的器物测出胎的成份与之对比。但当所鉴定器物不便测试时,只能通过观察胎体的色泽、火候、胎质等来判别。有丰富经验的古陶瓷鉴定专家,用此也能鉴定得相当准确。 釉:各窑工艺技术往往形成传统风格,因而形成各自比较固有的特征,比如前编我们已经讲过的宋均窑的天青、月白色釉,耀州窑宋代的青釉育中泛微黄,宋龙泉窑的梅子青,定窑白釉泛牙黄,等等,这些显著特征是我们从釉着手判别窑口的依据。当然,不能绝对化。同一窑口器物,由于时间不同,烧成时的情况不同,同窑不同器)等,釉色也有差异,有时差别还很大,这就要综合其他因素才能作结论了。 装饰手法:各窑所处时代、地理位置、性质(官、民窑)等诸种不同,便受时代、区域文化、地方风俗等影响制约,纹饰内容和技法工艺都有各自的传统特征,如唐代越窑青瓷纹饰少,而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的刻花、印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