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款识的鉴定
发布时间 2013-01-28 浏览 64467 次
不会记住、鉴别,犯了研究古陶瓷铭文的大忌--空谈。 近一百多年来,研究古陶瓷的学者一代又一代,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是,必须大量接触实物,观察、研究、比较,方能有所成就,学习、研究古陶瓷款识的鉴别更是如此,必须尽可能多的观察研究各个时代陶瓷器的款识的书体、位置、内容、色泽、排列方式等等特征,以及伤品的破绽,方能有所收益。

一、款识的种类

1.年号款 如"永乐年制"、"大清光绪年制"等。我国陶瓷器使用帝王年号款相当早,三国时即有"赤乌十四年"款青瓷器,另外还有西晋的"永安三年",北宋的"熙宁四年"等。元代有一件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瓶,更是非常有名的器物。但是,元代及元代以前陶瓷器上署帝王年号款是偶然的,极其少见,一千来年间仅见几例(当然还可能有新出土、新发现),更未形成定制。我国陶瓷器上正式署帝王年号款从明代永乐朝开始,并从此形成定制,每朝每代相继署用,从未间断,直到清末最后一代皇帝宣统。

2.干支纪年款 如"丙午年造"、"庚午科置"、"皇明天启丙寅吉旦"等等。此种年款,一经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