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款识的鉴定
发布时间 2013-01-28 浏览 64477 次
刻写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另见有西晋的青瓷土"元康元年四月十九日作"。 隋代陶瓷款至今所见极少。 唐代的许多大窑,如越窑、长沙窑的产品上,都发现有款识,形式上以谒彩书写为多,内容有纪年、人名、地名,还有带产品广告宣传性质的,如"卞家小口,天下第一"("小口"是一种瓶的名称)。此时还在越窑青瓷粉盒上,发现有刻写的吉祥款"福寿延长"。 宋代瓷业兴旺,在陶瓷器上留下款识之风也极为盛行,数量较前大增,形式也丰富多样,有刻划、书写,还有模印。内容上有较大发展,品种齐全,有产地作访名,如"张家造"、"李家造";有纪年,如"明道元年巧月造"、"大观政和二年造";有标明器物用途的,如"醉乡酒海"、"清沽美酒"(这二者均写于所谓"梅瓶"腹部,梅瓶为酒具,应叫经瓶为好);有吉祥语,如"金玉满堂"、"河滨遗范"。这"河滨遗范"的意思是说,我国远古先王舜"陶于河滨",而我这器物就是用几千前舜在河滨作陶时遗留下来的"范"(泛指工艺技术,花色品种)作成的,在于夸耀产品历史悠久,技术可靠。。多妙的广告宣传!另还有诗文,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