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款识的鉴定
发布时间 2013-01-28 浏览 64473 次
等。 元代的款识数量也较多,形式上刻、写、印均有,如印款"枢府"、"大禧"(表明所有者),写诗文、供养款等。为使读者明了供养款的格式内容,现将著名元至正十一年青花瓶上的供养款全文抄录于下,供欣赏:"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拾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明、清时期是我国陶瓷器各种款识发展成熟完备的时期。这时期的款识才真正能为研究、鉴定提供比较重要的作用,所以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由于内容太丰富,本书不可能讲得太详尽,只按王朝年代分别择要介绍。

三、明代款识特征

我国陶瓷器款识,经过几千年发展,到明代成为一种完备的普遍现象,数量众多,官、民窑均大量使用,种类齐全,形式多样,发展变化有章可循,是研究、鉴定明代瓷器的重要内容。前人总结的明代款识的规律是: 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明代款的形式以书写为主,极少刻、印者。 洪武款识 洪武朝瓷器处于元明过渡期,官窑建立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