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宣德民窑器仍有一些草书或隶书的福、寿字,也是多写于器心。民窑器还有写"大明宣德年造"的,十分特别。 成化款识 成化时期的款识,较永乐、宣德时又有所发展,就年号款而言,更渐成熟。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器物底部,位置比较固定,从宣德时遍身写款的初级形态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除六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少量"大明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但请注意,无论官民窑产品,成化真品均无"成化年造"、"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有这种款的必是后仿品。 成化官窑"大明成化年制"款,色泽浓重深沉,透入胎骨,绝无飘浮感。款外围的圈线或框线都紧束款字(或换个说法,称款字紧靠圈框),但圈框线条不很整齐均匀。款的字体极有特点,孙瀛洲先生概括成歌诀云: 大字尖圆头非高 成字撇硬直倒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 制字衣横不过刀 明日窄平年应悟 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的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的第五笔"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