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鉴定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 2013-03-02 浏览 50609 次
不然。任何一种学问,各有其自身难度,从表面贸然断定,必将失之偏颇,反而于事无济。这几句开场白,也许纯属多余。一般习惯作文开头,大都有自序或弁言,交代主题意识,使读者听者有一条线路可寻。于是,就我历年在接触古代书画作品中,所碰到的若干问题,有选择地提出个人的一些肤浅认识,就正于学者、专家和同道之前,抛砖引玉,不胜厚幸!

  可不可以这样提问题:古代书画作品派生出来的鉴定活动后于欣赏行为?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观览壁画和东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都属于直观画面上欣赏范畴的文赋。到魏晋后卷轴书画日趋发展,鉴藏之风应运而起,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撰的《云台山记》,亦与鉴定无涉。此处必须明确一点,即鉴赏与鉴定似属同一范畴,实则未必完全一致。

  欣赏是从主观出发,自己认为符合审美条件的,能够移情悦目的,都可以随着爱好行事,他人不得干预。至于鉴定方面,尽管其中包含欣赏审美的成份,但它要服从书画作品的真赝为前提。也许真的未必如赝品“美好”,可是,此中存在一个客观因素在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