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画作伪的方式、方法的鉴定
发布时间 2013-03-10 浏览 62934 次
文人画家往往有一些是书法家、文学家,以其余兴作画,在入手时就不甚注意练习刻意捕捉形象(写真、写生),甚至也不死守绘画法规,他们至多吸收一些古人的笔意,凭以挥洒,寄托自己的“高逸”之趣。久而久之,手法也能自然纯熟,但与刻意求工能、讲形似的老画师的创作,不大一样。到了这个地步,你再要他去讲工能、求形似,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了。赵佶(还比较“能”些)、董其昌、金农等人的创作思想,都是属于“文人画”家的范畴,哪能创造出刻画工能的同于谨守六陈规、体物精微的老画师们所作的一样的作品来呢?

  有人问我:“代笔书画算不算是‘赝品’”?我回答道:代笔就是代笔,我们也不必去硬把真、赝两个字给它作死的规定。当然名(款称)实不相符,终究和作伪还有些共同之点,因此把它放在作伪的末节来谈,我以为还是恰当的。

  二 改头换面

  有一些真迹书画,被后人减(包括刮、割、挖、擦、洗等等方法)去一些东西,或添上一些东西,如书法的款印,绘画本身中一小部分或款印、题跋、鉴藏印记等,以致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