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和资本市场
发布时间 2013-03-19 浏览 49619 次
适价值”现象。当代艺术的三十年来的艰苦经历,最后通过资本解决了问题。资本深深地、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最终当代艺术争取到了更多的民众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借助资本的力量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赢得了话语权,改变了中国艺术的观念格局,并构成了新世纪新艺术体制和市场的逐渐形成。收藏与市场方面,在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为国际所关注的1990年代初中期,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收藏力量已在缓慢成长。1991年澳大利亚人布朗华莱士在北京创办红门画廊,之后,世纪翰墨画廊、四合苑画廊等也先后成立,他们为推介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级市场卓然有绩。在经历了十余年的艰苦创业之后,中国画廊界也迎来了它的盈利时代,未来他们将是推动当代艺术的主体。早在1985年,香港佳士得[微博]便开始进行中国油画拍卖,并于1991年把刘小东、喻红[微博]等当代艺术家作品整场推出。1992年蔡国强、吕胜中、王友身等艺术家开始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外围展—“时代性欧洲外围展”。国内批评家联合企业家推出的“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则力图建立中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