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都有研究、鉴赏、临摹碑刻拓本的习惯。自幼随著名书法家杨鲁安习字的连毅在20世纪八十年代曾向著名书法家李鹤年、著名篆刻家蓝云等问艺,还曾经在碑帖的收藏与鉴赏方面得到过已故津门女书法家王千的指点。在连毅看来,想收藏碑刻拓本必须博学多识,不仅要懂得书法,更要了解古文字学、碑版学和历史。“碑帖对收藏者的国学水平要求很高,收藏者必须博古通今,方能在潜心钻研后披沙拣金。当初我和老师学习古文字学时,先生把每个字的来历都讲得特别透彻、清晰,只有了解字的来历,才能从碑帖上获得关于书法的感悟。每个字都可以产生变化,既能变小也可以延伸,大大开阔了视野。有些人不论写哪种字体,楷书也好隶书也罢,都是千篇一律,这样的人多半不清楚字的演变和来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一幅广为人知的名联,在连毅创作的书法作品中,5个“声”字、5个“事”字写法无一相同,有的从汉砖演变而来,有的源自大篆,有的与小篆颇有渊源,还有的与金文有关。种种精妙的变化都是连毅从碑帖中感悟所得,“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