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鼓出,应该为觚式瓶。上口内外雕了一圈蕉叶纹,中间鼓出部分雕了三条螭龙,瓶底深处刻有“乾隆年制”四字,沈胜利当即认为黄玉瓶应为此类器具中的上品。后来,这件宝贝就送到了上海博物馆,现在还陈列在玉器馆里。“文革”前,上海能够收购和出售古玩的商店,除了广东路古玩市场(现上海文物商店)外,还有城隍庙顾松记、老上海尽人皆知的淮国旧(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淮海中路思南路口的新龙古玩店、常熟路淮海路口创新旧货商店、延安路上的陕西旧货店、安康旧货店和古籍书店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当时我曾为公司在淮国旧收购到一件白玉雕鸭形盒,尺寸有真的小鸭子那么大,由一整块白玉籽料雕成,膛子大而且薄,口含麦穗,盖子上有一只小鸭子,乾隆时的做工,色泽略微泛青。记得收购价是三千元,这在当时已经算天价了”沈胜利说。“文革”期间,国内的文物交易基本停滞了,但是出口的工作还是依然在进行。据沈胜利回忆,七十年代在江苏收购文物时曾经买到过一件清代仿高古的青白玉锛,玉料上有两条天然的色带,一条黄色,一条墨色,十分别致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