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陷入了”李鬼扮李逵“困境
发布时间 2013-06-18 浏览 50966 次
o;无利不起早”,外地茶跟本地茶巨大的价格差,意味着高额利润,再加上信阳毛尖的品牌效应,这促使茶商、茶农加入以假乱真的大军。

  据一位知情人向新金融记者介绍,每逢信阳毛尖春茶上市之前,就有很多信阳人赶到四川,在那里大量收购鲜叶,然后用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进行炒制。这种情况已经有五六年了,并愈演愈烈。后来有人干脆直接在四川建立生产基地,常年累月地进行持续稳定的生产。再等湖北茶叶成熟的时候,这些人又会转战湖北省,如法炮制出信阳毛尖。

  赵新华的货源就来自于这些人。6月8日凌晨4点,一批从四川成都机场发来、通过武汉铁路中转的10箱总计500斤四川茶叶到达他的店面。

  事实上这种外地茶,大多数消费者很难甄别出来,除非很资深的茶农、茶商才能判断出究竟是否是本地产茶叶,当然这种判断有时也会存在很大误差。信阳当地一资深茶农告诉新金融记者,现在茶叶店的销售模式都是先让消费者品茶后再选购茶叶。“在品茶的环节,茶叶经销商就能看出来该消费者究竟懂不懂。一旦不懂,就可以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