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夹藏在普通集装箱、邮递甚至是行李夹带的非法象牙,大多从广东和福建入境,然后流向全国。“全球平均每天有两名中国人因携带象牙被捕。”这是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的调查数据。今年5月,一家合法象牙加工企业老板告诉本刊记者,他在去年年底递交了资料,向林业局申请明年的象牙配额,“按惯例,这时批复已经下来了,今年不知为何还没有。”而名单上更多的企业则讳莫如深,纷纷表示“不对外透露”。象牙“白色”贸易的水究竟有多深?一纸禁令来了1990年,当一纸禁令不期而至,福建牙雕商张达的仓库里还有1300多公斤象牙存料。象牙贸易在中国历史悠久,唐宋时广州和泉州港就是象牙、犀角和香料等外国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政策鼓励“来料加工”,拿到香港政府渔农署的来源证,获得林业部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下称濒管办)批准后,就可以从香港贸易行进口象牙。1985年,张达开始加工象牙,主要是把象牙切片,贴在花瓶、龙凤床、灯笼、龙灯等工艺品上。成品通过香港出口,“卖到美国、西班牙还有日本,客户大多是当地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