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清代宫廷画真伪辨析
下一主题:明代书画作伪手法种种
對題款中書法及印章的鑒定,主要包括其字體、結構、用筆習慣、內容以及和畫面之間的關係。如汪野亭畫格廣闊,現代仿者多見,但書法功力及其他方面均與真品相距甚遠。
(三)從器物形制與胎釉方面進行判斷。要認真觀察一件作品是否由手工製作完成,胎釉與色彩及光澤是否自然。在此僅介紹幾種常見的器形。
A瓷板。當時瓷板製作尺寸最大的可超過1米,小的只有幾釐米。厚度一種為1釐米左右,-種為0.3一0.5釐米。一般中到大型瓷板,背面都有等距凸起的胎骨筋跡,目的是燒造時防止變形。小型瓷板有的背面沒有胎骨筋跡,但在制坯時留有粗布紋,有的背面還有""砂底""。而仿品坯胎平整光滑,即使有胎骨筋跡也是人為後加上去的,看上去很不協調。
B瓶類。""八友""及其他名家所繪瓶類作品要少於瓷板。可能與當時瓷板風行有關,所以名家的立件品非常難得。常見高度在l0一35釐米間,通常一面是繪畫,一面是書法,方瓶則是正背面作畫,左右兩側寫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