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清代宫廷画真伪辨析
下一主题:明代书画作伪手法种种
至於他們為何聚集""珠山""而又號稱""珠山八友"",這又要從""珠山""這一地名談起。""珠山"",現處在景德鎮老市區之中心,原為""立馬山""。到了唐代,因四周山勢蜿蜒,有""五龍掄珠""之說,又被人們稱為""珠山"",也被人們當作""景德鎮""這一地名的別稱。它又是歷史上有名的""龍珠閣""和明、清兩代燒造宮廷用瓷的官窯禦器廠在地。而聚集在這裏結義為友的八名畫家,為顯示他們是在這裏從事繪瓷的新畫派,就集體號稱為""珠山八友""。不過,這又是受我國繪畫史上""揚州八怪""的影響而得來的。
人們都知道,""揚州八怪"",是於清乾隆末期前,在當時我國一個繁華的商業城市--全國的重要貿易中心--江蘇揚州形成的一大畫派。被列入為""揚州八怪""的,綜合各種記載,計有十五人之多。所以,近年來,也有人認為應該正名份,把""揚州八怪""改稱為""揚州畫派"",但大多還是取其前八名稱之為""揚州八怪""。他們是高翔、李蟬、鄭燮、羅聘、黃慎、金農、汪士慎、李方膺。當然""珠山八友""和""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