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清代宫廷画真伪辨析
下一主题:明代书画作伪手法种种
我根據平素對""珠山八友""的作品的瞭解,斷定他們以自然物象為描繪對象的瓷畫題材,同社會物象方面的瓷畫題材一樣,亦無不具有進步傾向。如程意亭的《鳥與菊》,鳥態矯健,菊枝挺拔,葉茂花繁,不正是體現了作者反映當時勞動人民旺盛的鬥志嗎?而徐仲南畫《竹》,則表現得更加風資挺秀,性情瀟灑,使人感到無限的樂趣。
汪野亭的《山水》,風神帶韻,景不全收,又能激起人們對祖國大自然的熱愛。從鄧碧珊所作的《遊魚》看去,那遊而不散、戀戀相依的條魚,不正是給觀眾以團體互助,迎接新生活的啟示嗎?當然,這並非說,""珠山八友""的瓷畫題材都具有進步的傾向。在這裏,只是指它的基本的一面,其落後的一面也是有的。因為他們都是舊社會的知識界人物,本階級所固有的生活情趣和其他消極因素也必然會在他們的筆底下流露出來。
(3)""珠山八友""繪畫的各自風格及其獨創性
早在六十年代初期,""珠山八友""中的唯一健在者--花鳥畫家劉雨岑老先生,向我作了很好的介紹。他以自己獨創的""水點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