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书画辨伪
发布时间 2013-07-21 浏览 50320 次
,中锋运笔,笔随藤转,中力充沛,焦墨舒缓地拖过纸面,形成齐氏独有的飞白,不枯不燥。藤条虽左缠右绕,但乱中有法可循,笔笔交代清晰。作伪者则为追求飞白效果,用笔狂燥尖刻,在枝条转折间容易出现犹疑停顿,使藤条中间不时地出现类似“鹤膝”式的“硬伤”和墨色涸散。

  说到以笔墨功底来辨别白石绘画,就不能不谈到他的书法。青年时的白石主要师法何绍基和金农,尤其是仿金农的隶书,甚至在他七十余岁的画题中也可见到,有一种拙厚天真的童趣。四十岁后,白石受到《天发神谶碑》、《麓山寺碑》的直接影响,前者奠定了他篆书的基本风格,后者使他的行书在六十至七十岁间最后定型,字体长方欹侧,行笔酣畅雄强。八十岁以后,行笔速度放慢,讲求用笔的内蕴,这一段也是他用墨最精到的时期。九十岁后体力下降,写字拖笔较多,笔力较前大逊。或许大家可以从白石书法发展的过程追溯他书画演变的脉络,以增强鉴别真伪的信心和把握。

  白石花鸟画中较特殊的是工笔草虫,这类题材成熟较早,一般集中在四十至五十多岁问,白石六十岁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