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画马作品辨伪
发布时间 2013-10-26 浏览 49477 次
鼻、眼各部位之间的关系等。有的伪作,即使在大的方面作了精细摹画,又难免在蹄部出现败笔。因为徐悲鸿画马,对蹄部之重视甚于眼睛,把它看作是马的精神所在,总是在画完各部位之后,再聚集精力作画龙点睛式的刻画。一笔之浓淡深浅,或枯或湿,飞扬飘舞,不仅富于质感、运动感,更富于美感。而伪作通常过于拘谨而显得死板,不知所云地乱撇一气。

笔者前不久在某画廊看到一幅署名徐悲鸿的奔马,整幅画四尺对开,粗看所画马的神气、笔墨用法似具徐氏画马的风格,但仔细推敲,在笔墨技巧上与徐氏作品相距甚远。徐悲鸿真迹与伪作两相对照,虽然伪作有些相似,但细看伪作的鬃毛画法用墨死板,没有真迹用墨韵味足;颈部用墨比真迹生硬;胸部下右腿的结构不明确,没有透视体积感。另外,前腿上部也缺少透视感和体积感。印章与有关资料相比,也不相符。右下角一方闲章也不是徐氏用章。此外,徐悲鸿的书法受康有为影响较大,笔法常呈钢笔书写似的硬劲格调。这些对于鉴定徐悲鸿的作品是有一定辅助意义的。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