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陶瓷修复——镶底
下一主题:陶瓷修复——插头
宋代铜镜乃泥范所铸,胚体成形后镜面还需磨砺和开光,背面虽不磨砺也较光平,加上质地细密光滑,其上墨书文字不易沉着,只是浮在表面,加上铜镜为日常使用之物,手摸物擦,时间一久墨写文字极易脱失。故历代铜镜的原始文字只会铸铭,后添加的刻划,不以墨书。在瓷器釉上墨书不会留存,而只有在外底的涩胎上才可长久。墨书文字似为铸匠所写,却又不可能为匠人所书。
方先生述说铜镜“历经弥久,墨迹依然清晰可见。该镜墨书在30倍放大镜下,清晰可见为铜锈包浆下的墨书,墨汁沁入铜体,无法洗去……”观看照片铜镜表面绿锈泛起,而墨书却颜色鲜黑,文字清晰,一望可知其浮在表面,否则墨色怎能抵挡铜质的锈变。
如果以上还不足我们确信墨字为今人所书,我们还可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