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红雕漆工艺的继承
发布时间 2013-12-01 浏览 52939 次
珍贵的国宝遗产。清初的卢葵生,以制漆砂砚名重一时,但也是雕漆高手。清桐西漫士撰的《听雨间谈》即记道:“(卢)葵生能刻漆,为一时绝艺”。

这种情况持续的晚清而逐渐消歇。此后直至解放前,由于国势衰弱,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包括剔红在内的漆器工艺已濒临无人为继的失传状态。就扬州来说,已无人从事剔红的工艺制作。

建国后,党和政府为挽救传统的红雕漆工艺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扬州解放不久,即召集流散于社会的红雕漆艺人建立组织,进行传统技艺的挖掘、整理和生产。在剔红方面,请出了硕果仅存的梁国海等老艺人,一面恢复剔红的工艺制作,一面传徒授艺,以达到逐步兴盛。如果说梁国海等老艺人为新社会扬州第一代的话,张宇、赵如柏、方开玲、陈顺英就是第二代,则笔者已是第三代了,承传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上面是剔红形成以来简略的历史回顾。重要的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剔红技艺和艺术境界是不断提高和深化的,是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今天所呈现在我们面前新的水平,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