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红雕漆工艺的继承
发布时间 2013-12-01 浏览 52942 次
断发展的结果,不断前进的结果。

唐代是开创期,明黄大成《髹饰录》说:“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后有陷黄地黄锦者。”即是说,唐代的剔红,有平锦朱地和陷地黄锦两种漆色,虽“刀法快利”而显得“古拙”,这应该说是初期的特点。

宋元的剔红,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风格上也具有独特性。明高濂《燕闲清赏笺》云:宋人雕红漆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至数十层、百层,始刻人物楼台花草等象。刀法之工,雕镂之巧,俨若图画。

可以看出工艺技法上,都较唐有显著的提升。至于“以金银为胎”,是因为宫中用物的原故,民间并不如此。主要的是明人张应文《清秘藏》中所指出的:“宋人雕红漆器,妙在刀法圆熟,藏锋不露,用朱极鲜,漆坚厚而无敲裂痕……为绝佳耳。”这种工艺和技法水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明清雕漆臻于更高的境界。仅以清代而论,其最大特征是漆色鲜红,刀棱清楚,常采用多种花样的刀法,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色感更为丰富。应该说此时达到了剔红技艺的高峰,其器物形制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