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天津杨柳青年画欣赏[
下一主题:各地春节习俗——甘肃
几支牙膏皮换一份快乐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每逢村里支戏台子唱戏时,总会有位吹糖人的老人前来支摊,戏还没有开始,吹糖人的摊子前早已围满了观看的人,多是小孩儿。孩子们瞪得滴溜圆的大眼睛,对老人有说不出的佩服,每当一只“公鸡”或一个“猪八戒”在老人的手里像变戏法一样呈现时,孩子群里都会传出一阵阵喜悦的笑,然后缠着家里的大人给买。而我就是那群小毛孩儿中眼睛瞪得最圆笑得最开心的一个,当然也没少缠着妈妈给买糖人吃。
听奶奶讲,在上世纪80年代初,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为了让生意好做,糖人可以不必用钱来买,而是用牙膏皮来换。几支牙膏皮可以换一个孙猴子或是其他的小糖人。这一着颇受儿童欢迎,常常有小孩子把家里没有用完的牙膏挤出来,用牙膏皮去换糖人吃,即便挨打也觉着甜滋滋的。
现在经济发展了,牙膏皮也就不那么紧缺了。现在,恐怕不少老人只能对扔到垃圾堆里的牙膏皮报以苦涩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