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断代与鉴别---玉器上的螭
发布时间 2013-12-21 浏览 53261 次
身上和足间的局部都有毛纹,所饰毛纹,皆用短细且平等的成组阴线表示。

6、螭形局部增咖饰纹,如东汉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圆圈纹、竹节纹等,及至魏晋时的个别螭纹上的脑后还新出现了毛发纹。

7、此期所见螭纹除战国时常作玉璧、玉瑗等饰纹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贝剑饰物,玉韘、玉印、玉佩饰等。

8、此期玉螭中在战国时与玉凤复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见,但新增加的复合纹图中见者有龙、云、鸟、熊、虎、朱雀、玄龟等。

宋元时期玉器上的螭纹

唐、五代玉器上很少见到螭纹,有些传世品,曾定为唐物者,似有疑问,因此,其特点不甚清楚。

宋、元两代,特别是元代始,玉器上的螭纹又多起来,凡此期的带扣、带钩、剑饰等,都常有螭纹出现。试举数例分述如下:

青玉双螭纹笔阁一件,长10cm,宽43cm,体作扁长方委角形,正面浮雕双螭纹。所作螭脑大脸小,近似三角形圈目,目上有两道粗眉合为牛角式上扬,脑后有一束长发飘至前两足合并的背脊处,四足分别在身体的左右两侧,作弯曲爬行状,身于前二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