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仿古玉鉴谈
发布时间 2013-12-23 浏览 49985 次
多工粗形陋,但亦有精雕细刻者,技术上称得上一流,如一些子刚牌仿品。4、质地多见青海玉、俄罗斯玉、岫玉、南阳玉及其他杂石,而和田玉因相对价格较高,故采用较少,表面往往做旧,利用各种手法制作鸡骨白、水银沁、血沁、牛毛纹等假沁,以冒出土古玉。5、制作地点集中于安徽、河南、浙江、江苏一带,其他地区也有仿制,如东北仿红山文化、西北仿齐家文化,均仿当地玉器,地域特色鲜明。

如何识别这些仿品?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形制、纹饰应以出土实物作为鉴定标准器,认真加以对照,如与同时代真品风格有多处不符即当存疑,切勿抱侥幸心理,以为自己拣到稀世珍品,实际此种概率微乎甚微。以前碰到不少朋友,敝帚自珍,心情可以理解,但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对收藏来说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往往弊大于利。

  二、做工要注意历代的主要特点,像工具的材质、转速、刀法等,都是断代的依据。如史前尚无金属工具,厚器钻孔多两面对钻,有时还会遗留下螺旋痕,细部纹饰采用徒手刻划等,现今仿品因用先进金属工具,机械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