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玉器鉴赏秘要
下一主题:古玉的鉴定
三、玉质上有时可借助矿物鉴定来确定成分,如硬度在6-6.5之间,密度在2.9左右,基本可判属软玉,与一般玉石区分,这是古玉的基本材质。多数仿品采用低档玉石,如岫玉等,一方面成本低廉,另一方面硬度低(6度以下),表面便于做旧。做旧常使用化学方法,如强酸等来腐蚀玉质,达到似出土古玉的自然受沁面貌。一般仿品假沁跳眼造作,极不自然,容易判别,但有些高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所作颇能乱真,较之古代仿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提醒收藏者,勿以沁色来定真伪,沁色是最易仿,而又是最能令人失辨的。有的朋友常常乐道于自己藏品的沁色,坚信确系真品,但明眼人仅从器形上即可判断其为赝品。故看玉一定要综合考虑,仅凭沁色是必然会“吃药”的。另外,由于仿明清玉器多用白色玉料,很少做沁,故需区分和田玉与其他相近玉材,可经颜色、光泽等来判明,如青海玉、俄罗斯玉色偏灰、偏暗,较透明,密度稍低,而石英则硬度高(7度),光泽强,较透明。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