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与传统礼仪
发布时间 2013-12-28 浏览 53440 次
的议论。由于这些议论影响着人们的正确思维,妨碍“中庸”,所以必须先将其廓清。

中庸之道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的。早在五帝时期,尧、舜、禹就以“允执其中”作为治世的理念。《论语尧日》记:

尧日:“咨!尔舜!天之历数在

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

永终。”舜亦以命禹。尧告诫舜,让舜“允执其中”,而舜也以同样的话告诫禹。所谓“允执其中”,即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的做法。据孔子说,舜后来的确是做到了。《中庸》记: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

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

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能把握过与不及这两端,将正确的意见施行于民,这便是舜对“允执其中”的运用。

到了周初,周公在《尚书酒诰》中又提出了“作稽中德”的思想。“作”即行事,“稽”即训合(《广雅释诂》及三念孙《疏证》);而“作稽中德”即行事正确,合于中德。周公的出发点虽意在告诫康叔不要饮酒过分,但实际上三成为“中庸”思想的滥觞,并影响到了此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