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两位沈阳人和景德镇的
下一主题:陶瓷品鉴:在瓷片中寻
盘通常是唇边。碗侈口圆腹至下缓收,釉底圈足。军持喇叭口、束颈、球腹,流似乳头状,一般系外销产品。提梁壶中以肩部饰面相清晰的四个铺首用于提系者最为多见。
缸普遍制作较精细,常见直口、里外两边有唇边呈滚圆状,鼓腹下收,底部无釉一类。笔筒见有直筒、撇口束腰、竹节形等。口径大者可至34厘米曰“大笔海”。钵式炉与明末、顺治朝器
物基本一致,均呈撇口、鼓腹、下敛、平底、圈足状。
胎土淘洗得很纯净,胎体坚致缜密,断面似糯米糕,份量较重。还流行用精细淘洗之浆泥制成的质轻松软瓷胎,俗名“浆胎”。该胎体始于明代,通常用于细路瓷器。早期胎体兼有明末遗风,较之中晚期手感略重。釉汁享有“坚白釉”,“粉白釉”、“亮白釉”的美称。表面光润具紧披光亮感,一般见有桔皮纹、棕眼。器内外釉色调基本一致,底部釉面多数泛白且薄,与器身有别。
早期釉色白中闪青,中期釉白光亮,晚期呈硬亮青色。早期器物常见芝麻酱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