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至汉魏:香文化的初步发展|中国香史
发布时间 2014-01-06 浏览 53553 次
魏晋南北朝时,虽战乱不断,但香文化仍获得了较大发展。
薰香在上层社会更为普遍。同时,道教佛教兴盛,两家都提倡用香。
这一时期,人们对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有了较深的研究,并广泛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调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气,出现了“香方”的概念。配方的种类丰富,并且出现了许多专用于治病的药香。
“香”的含义也发生了衍变,不再仅指“单一香料”,而是也常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和香”。从单品香料演进到多种香料的复合使用,这是香品的一个重要发展。
用香风气从王公贵族扩展到文人中间,并且出现了许多描写薰香或香料的诗文,如曹丕的《迷迭香赋》、刘绘的《咏博山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