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家具的修复工艺及研究
发布时间 2014-01-08 浏览 51402 次
样复制。如果同时缺失,则需要根据整件家具的形态风格,进行搭配和补充。比如圈椅背板上常用的挂牙是最不易保存下来的部分,其长度方向就是其纹理纵向延伸的方向,而在其宽度方向上,由于纵向木质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弱,而挂牙一般又很薄,通常不会超过五六毫米厚,很容易因纤维分离而断裂,只能选用同样材质的老材进行粘贴。胶合前需刨光粘合的表面,控制纹理方向一致,以消除明显的粘合缝隙,如不行则需要从新制作。最难修复的是雕刻的部位,图案缺失后,需用同样的风格修补,而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工匠手法又不尽相同,即使使用同样的材质,明眼人也能看出破绽,何况大多雕刻部位的损伤是由于部件过于纤细,一旦局部腐朽或碰撞后,只能保留这种残缺美。

  5)精打磨

  毕现无遗的木质肌理和纹路,是最耐看的朴素美。打磨去除木材表面的毛刺,就是为了表现自然的“包浆”效果。包浆是指,优质木材长时间使用后,表面形成的一层温润如玉的亮光,越用越亮,这种岁月的痕迹,就称为包浆。

  按收藏界的修复原则应该是尽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