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甫帖》先后引发的关税之议和真伪之争风波或许当居榜首。2013年9月,上海收藏者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从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得仅有“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九字的苏轼《功甫帖》。根据现行的中国关税政策,《功甫帖》的回归约需交纳1200多万元关税,因此引发了关于中国文物艺术品关税问题的热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个月后,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公开质疑,认为这件《功甫帖》是“双钩廓填”的伪本,并于2014年1月1日如期公布了逾万字的“打假”报告。1月3日,在受到上海博物馆专家质疑之后便于第一时间成立特别小组的苏富比拍卖行也迅速作出回应,表示不同意该文的观点,坚持认为《功甫帖》为苏轼的真迹,并将在10日内对该报告作出正式回应。事实上,文物鉴定一旦牵涉利益和面子,就成为了纠缠不清的复杂问题。《功甫帖》从真伪之辨到真伪之“辩”的升级,使该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鉴定问题和学术问题,而成为引起海内外文博界、收藏界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新闻话题。谁来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