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儒家教育人,绝对不让你磕头念经,不让你崇拜偶像,而是要求你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作起。圣人的教诲是“文”,实做实行,不断调整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改变自己是“化”,如此有文有化,才是有“文化”,否则充其量,我只是个文人而非文化人。这个指导思想明确了,我开始试着学一个字就做一个字,例如,儒家提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中任何一个字行圆满了,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儒家提出的做人的标准并非高不可攀。
君子谋道不谋食
问:圣贤时代毕竟离开我们太久远了,现实的浮躁使更多的人,更热衷于面对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您的感受呢?
答: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与传统的消亡。只要有文化在,国家亡了可以复国、民族衰了可以振兴;如果文化亡了,这个民族就永远没有翻身之日了。
古人说“一日不读圣贤书,面目皆非”。我们一百多年不读圣贤书了,结果是十几亿中国人灵魂游荡,找不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