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竹刻《庭院婴戏图》笔筒鉴赏
发布时间 2014-02-17 浏览 50595 次
定派也成为了当时全国竹刻艺术最大的流派。其后涌现了一大批竹刻名家,代表有:侯崤曾、沈大生、、王之羽、王质、吴之潘、施天章、封锡禄、周颢、顾珏、张希黄等。金陵派则由濮仲谦创立,竹刻特点偏向中国文人画形式,工艺上以天然形态稍加凿磨,技法以浅刻为主,时人称之“大璞不斫”。作品以刀代笔显现笔墨意趣,境界“简朴高雅”,流传作品文人气息浓郁,艺术品位高,其后的代表人物有潘西凤、方洁等。

  竹刻在中国传统艺术品中以独立的门类存在,工艺精美,艺术价值高,传世作品种类丰富各具特色,其中以圆雕、笔筒、笔搁等最富盛名。各类竹刻文房用器自古就是皇家贵胄、文人雅士争向购藏之物。如乾隆皇帝就对竹雕笔筒情有独钟,不仅在宫中收藏了许多竹刻笔筒,并在朱三松《青菜图》、《仕女图》等笔筒上留有其御题及印章,可见对其喜爱的程度。

  明代竹刻《庭院婴戏图》笔筒,尺寸大(高19厘米、宽18厘米)为稀有之物。笔筒取材竹根肉厚部分,利用其壁厚的特点深雕细刻。全器施满工艺,浅刻、浮雕、圆雕、透雕、留青等多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