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商业修复中的尴尬境地
发布时间 2014-02-19 浏览 50626 次
反而是越捂越贬值。古语说:“瓷器破半边,不值半毛钱”,而在现今收藏中,古瓷器一旦有了破损,其价值还不到整器的十分之一。思量其价值,就需要假借修复专家的妙手回春,才能使破损的古瓷重新恢复原来面目。

  然而,由于陶瓷商业修复刚刚受到世人的重视,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

  问题一:修复人员极少

  目前中国的文物修复状况不容乐观,全国现有2000余万件亟待修复的文物,其中陶瓷占一半以上,这还不包括收藏者手中的文物。而目前国内真正接触古陶瓷修复的人不足200人,大多技术粗糙,难以还原古瓷之本来神韵,且多在博物馆工作,真正技术精湛能够达到商业修复的古陶瓷修复师也就几十人。目前仅知的只有上海博物馆的蒋道银、南京博物院的王勉,古陶精舍的于爱萍,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的邓廷毅,北京的毛晓沪,首都博物馆的吕淑玲等老专家能达到这个水平,这是远远不能满足收藏家的需求。

  问题二:修复时间长

  商业修复要求修复后的文物不论在器型、色泽、甚至纹饰上都必须在直观上完整无损。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