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贼,外抗强权,这是爱国主义意义的一面。但我认为应值得注意的是,五四引起了对中国文化全面的审视,或称检讨。现在我们观察形势,已跟五四时有极大不同。当时中国是弱国,受外国欺负,中国文化简直不能自立,今天则已有强烈的自豪,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多极中的一极,几大强国之一,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香港澳门收回后,中国国内的国耻也没有了。所以现在社会条件跟五四时期是大不相同的,于是对文化的看法也大不相同。从清朝末年到五四,对中国文化的批评一直是一股越来越大的势力。起初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至少也认为中国文化有些问题了,起码体用不一致了。以后的批评越来越多,然而经几十年后,特别是近年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慢慢滋长了一种自满自得的情绪,停留在爱国主义上。去年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我在一篇文章中讲北大的自由主义,而其它人大多讲爱国主义。我还在一篇文章中引用鲁迅的话说,中国要有希望,必须多有不自满,而中国却是一个太容易自满的民族,中国的立国精神至今还没有变。其实,鸦片战争、中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