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破解唐朝长沙窑五大谜团
发布时间 2014-04-10 浏览 52204 次
乱以后),还证明长沙窑来源于岳州窑。长沙窑早期产品也是青瓷,烧制方法、瓷器风格与岳州窑相同。他认为当年陆羽应该是把大片的长沙窑当成岳州窑了。

  另一种猜测是,长沙窑是彩瓷,胎也确实比较粗糙,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要求胎质细腻、光润如玉、色彩淡雅的审美观不符,而且,陆羽写进《茶经》里的碗、碟是喝茶用的,青则益茶。他没有写彩瓷长沙窑也是情理之中。

  但在唐朝,长沙窑并非默默无闻,湘籍诗人李群玉写了一首《石渚》诗,描绘的正是长沙窑:“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遍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石渚是长沙窑在唐代的名称。从诗中可以看出当年这片窑场

的兴旺。

  谜团三

  长沙窑是第一种上有诗文绘画的瓷器,那些诗大部分不见于《全唐诗》,它上面的字体,形似宋徽宗的瘦金体。宋徽宗是否是从长沙窑上学来的呢?到底是些什么人在长沙窑瓷器上题诗作画呢?

  长沙窑对中国陶瓷史的贡献还在于,它第一个将中国的书画艺术融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