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良渚玉器的鉴定(二)
下一主题:和田玉优劣鉴别
宋元时期,实用器以玉杯、盘较多,纹饰以龙凤呈祥为主,同时还有马、羊、鸳鸯、花卉以及水中跳跃的鱼等图案的玉雕。
至明清时期,我国玉雕制作工艺发展到了顶峰。明代使用三层透雕法,纹饰为前代所不及,常见有松、竹、梅、缠枝花卉、麒麟、人物、鸟兽等纹饰,有些玉佩饰上增添了“福”、“禄”、“寿”等吉祥寓意字样,品种也是多种多样,仅文具中就有玉砚、玉笔架、玉笔管、玉洗、玉砚滴、玉镇纸等。清代玉雕工艺特别是乾隆年间,更有新的发展,这时在玉材选料、加工、磨光等工序上更加讲究,雕琢得更为精细玲珑,令人喜爱。众所周知的“夏禹治水图”玉件,就是一件天然形状的大山全身雕琢着各种事物,人物动作形象各有不同,有的肩负重担,有的引水入渠,有的推车运土,雕刻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逼真,是件价值连城的瑰宝。
总之,玉雕象征着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