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门槛不应太低要不要走上玉雕这条路,宋世义曾经纠结过。从小就喜欢绘画的他,年轻时的梦想是当画家。后来他顺利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院,但是毕业那年,由于工美行业急需新型的专业设计人才,宋世义和很多同学都被分到了玉器行业充实队伍。不少同学迅速转行,在北京玉器厂的宋世义心里也盘踞着一个问题:走还是不走?“心理落差挺大的。当时的工作条件很不好,虽然有电动设备,但磨玉还是要手工进行,料又硬又脏,噪音很大,既耗体力又耗精力,成活却很慢。而且,玉器工人没什么社会地位,自己学的理论知识也用不上,离心目中的艺术太远了。”不久,“文革”开始,各行各业都处于半停产状态,宋世义决定还是在玉器厂里待着。在自我的心理斗争中,某一日,他突然醒悟,自己还这么年轻,混日子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于是,他开始试着去了解玉雕的历史,这才发现,中国的玉文化绵延几千年,玉雕的传统积淀太深厚。渐渐地,他喜欢上了这门工艺。在与自己磨合的过程中,宋世义也与工厂里的老师傅们进行着磨合。最初,作为“外来的和尚”,他跟厂里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