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龙纹的鉴定 (上)
下一主题:如何鉴辨传世古玉
照这样,伪物怎能不充斥宫中?我们在永寿宫见到几只大木箱,里面充满了古代字画,打开一看,一件件都是黑糊糊的一片,款识都是唐宋名画家,如吴道子、张僧繇、范宽、李唐……等人的题款,这些假画,可能都是这样来的。
大臣们的蒙蔽,不只这一端。清朝有个收藏家高士奇,康熙在南巡时,赏识他的才干,把他带回朝中,渐渐地位至列卿。他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常常拿了名画充贡。可是你若是看到他自己写的《江村书画目》,你就知道了,他把自己的画,分为九类:其中有所谓“永存珍秘”的,是真品而值昂的,自己保存,绝不示人;有所谓“进”的,是用以进呈的;有所谓“送”的,是用来作馈送之用,都注明是“赝迹且值极廉”的。高士奇深得康熙知遇,还以赝迹进呈,宫中怎能没有伪画呢?
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