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部分特征及其真伪鉴定
发布时间 2014-05-06 浏览 50987 次
作用。在唐三彩之上有不少垂釉流淌现象,也有个别窑粘情况。

唐三彩釉面大多数都有光泽,釉表受到沁蚀者除外,经过作旧处理的唐三彩一般釉面多失掉光泽,显得暗而陈旧。耀州窑三彩与乾陵三彩相比釉面光泽更为强烈,三彩马、骆驼的赭釉偏红要重一些。耀州窑国宝级文物三彩龙头——的光泽非常明亮而且得有硬度,显然耀州三彩的烧制温度要偏高一些,这应该与其胎土、窑的型制有关。

胎 体

唐三彩胎体的颜色较多,有砖红、粉红、粉白、黄白、土黄等多种色泽,又有内外不一致的情况。胎体大多较为细腻,偏重。粉白色的高岭土胎多未完全烧结,白胎三彩一般均较为精致。李贤墓三彩以红胎为主,李重润、李仙蕙墓三彩以白胎为主。

三彩俑多为分段模制,在骑马俑的马颈部偏下段、人的腰部可见接茬,从接茬断裂开的标本可见其断面似锉刀面一般有凸起的细条,有可能是工匠故意作出,以利于用泥粘接,从一些马腹残块里面可观察到模制时多用一种宽似手指的板条抹压处理。有一些三彩马的胎体之上有明显的小裂纹,其透明釉下小裂纹似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