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称茶茗。后来茗、萌、芽分工,以茗专指茶(茶)嫩芽,所以,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补:"茗,茶芽也。从草名声。"] 茗何时由草木之芽演变而专指茶芽?旧题汉东方朔著,晋张华注《神异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晋郭璞《尔雅》"槚,苦茶"注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唐前饮茶往往是生煮羹饮,因此,年初正、二月采的是上年生的老叶,三、四月采的才是当年的新茶,所以晚采的反面是"茗"。以茗专指茶芽,当在汉晋之时。茗由专指茶芽进一步又泛指茶,沿用至尽。

(三)荈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陆德明《经典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