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碑上字。”唐代罗隐《香》中说:“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还有像宋代苏洵的《香》,苏轼的《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子游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黄庭坚的《江南帐中香二首》,陈与义的《焚香》,刘子晕的《龙涎香》,陆游的《烧香》,杨万里的《烧香》,元代薛汉的《箸香》,明代瞿佑的《香印》《烧香桌》,王绂的《谢庆寿寺长老惠线香》,文徵明的《焚香》,徐渭的《香烟》,朱之蕃的《印香盘》《香篆》等等。值得说明是唐代刘贞亮有《茶十德》,茶人皆知,而宋代茶人黄庭坚却把香归纳有十种品质的《香十德》曰:“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据说《香十德》传入日本后经一休和尚推介,流布于日本香界。
当代研香者之成果也开始陆续出现,如,傅京亮的《中国香文化》(齐鲁书社出版),林瑞萱的《香道美学》《香道入门》(台北坐忘谷茶道中心出版),刘良佑的《香学会典》(台湾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