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器的真真假假
发布时间 2014-06-02 浏览 51056 次
p>

  沁色

  古玉器在墓穴遗址中,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酸碱度、地压以及其他化学元素的缓慢侵蚀,其玉质本身所含的多种元素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局部或全部改变了原来的玉色,即所谓沁色。沁色是古玉器的年代标志,也是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

  在外部侵蚀条件下生成的沁色,表面常伴有侵蚀的共生物质,自然、合理,同时出现在玉器上。作伪沁色多不自然。

  在外来冲击、冷热和土层自然压力等因素的裂纹绺裂以及地压下自然浸蚀生成的蚀斑、蚀孔、玉璞,虽然不同于沁色,也是判断古玉年代、真伪的重要标志。

  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色较少,较轻,常见的有雾状白色水沁、黄褐

  色土沁、红色沁、黑色沁,少数有绿色铜沁。红色类血沁和绿色铜沁,多出现在黑色或黄白色皮壳之下。

  金属斑痕

  金属斑痕,在我所见过的玉器书中,没人谈过,虽然有的书上曾讲过"钉金沁"或"洒金色沁",但都认为是由于土中的酸化铁与酸化锌等所沁成,其实不是。这种金属斑痕,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