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里程碑式的《中国新文
下一主题:浅谈“毛边本” 收藏
反映了翁同龠禾晚年在病榻旁以书作伴的情景;“稼老疾不退,肿将至腹,极委顿矣,奈何此非药力所及。恐旦暮有事,为之怅结。”
书示了自己病状,吐露了无可奈何的心景。这篇篇札记,为我们展现了翁同龠禾晚年岁月,也让我们看到他诗文简炼凝重,书法纵横跌宕,既有颜真卿的风骨,更有苏米的韵致;既有汉隶、魏碑的古茂,又有明季董书的逸趣。由此可略见其“同光年间书法第一”的风采。
1903年(光绪29年)8月25日的手札尤为引人注目:“东游日记一册,通州张生所著,异于寻常,谈瀛者流。此事自关学识也。张生方事肯牧,创学校,冀他日江淮间成一都会。此册□□浏览不忍付还。”
文中“张生”即张謇。翁同龠禾革职回籍后,张謇不久便借丧父告假回到海门,放弃仕途,奔波于大江南北,在江淮大地实施他“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大计。1903年5月中旬,张謇应邀赴日本参观劝业博览会,并考察实业、教育,70余天马不停蹄的考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