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扇屏风值二万金,次一等的也值一万五千金。 由于唐朝文风炽盛,朝廷和社会上人,不惜重价抢购书画,这就使得书画行情一再看好,并由此而逐步形成市场,形成专门吃这一行饭的书画商。杜甫诗说:“忆昔咸阳都市会,山水之图张卖时”。就是当时咸阳书画市场的客观写照。书史记载,唐朝有名的书画商有辽东人王昌,杭州人叶丰,长安人白颖,还有胡穆韦、杜福、刘翠、齐光、赵晏、孙方禺页、孙盈等。他们有的还同时做着书商,如长安书商胡穆聿,因为擅长鉴别书画,所以被徐浩推荐给唐玄宗,玄宗赏了他个直集贤令的官,让他专门为朝廷搜集书画。唐德宗贞元之后,书画商们“手揣卷轴,口定贵贱”,被广大书画收藏家们围着,真还风光得很。宋朝建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汴京图书字画古玩的交易中心,集中在相国寺和殿后资圣门前。当时有名的收藏家如米芾等人,就常来这里转悠,竟还被他用七百金买到了唐朝王维的《雪图》、八百金买到徐熙的《桃两枝》呢。当时人们购字买画,大多集中在名家身上,一时形成“马必韩斡,牛必戴嵩”的局面。也正因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