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看“中茶所”如何服务
下一主题:宜昌邓村:茶园绿色防
据屠诗聘《上海市大观?百年来上海梨园的沿革》记载,同治末年(1870年)开设的同桂轩,不满一年,改名红桂茶园,光绪八年(1882年)改称丹凤茶园。金桂轩开设于同治初年(1862年)后,数易其主,光绪十年(1884年)改称金桂茶园。宝善街近广东路处,由黄月仙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设大观茶园,后易主改咏霓茶园,一度称咏仙茶园。
这些茶园都是既演戏,又供茶。这前后沪上还有满仙、天仙、全仙、天华、国春、迎贵等茶园。京剧名角王桂芳、王洪寿、孙菊仙等都曾在大观茶园、天仙茶园演过戏。清代茶园建造的戏台是方形的,三面都可观赏,正厅排列方桌和靠背小椅。民国初年(20世纪初叶)出现的新舞台改进了设备,剧场圆形,四面无柱,前台渐高;同时废除了泡茶、送毛巾、收小账等积习。于是戏院改称舞台也不叫茶园了。
中法之役曾与刘永福并肩战斗的唐景崧,在《请缨日记》中提到,曾在上海天桂茶园、华众会茶园看戏。申曲、沪滩及其前身花鼓戏也先演于升平茶园、聚宝茶楼等,然后流传开来(后发展为沪剧)。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