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地气艺术衍生品举步维艰
发布时间 2014-07-01 浏览 51126 次
实也跟公众的不认同形成了一种因果关系。“如果公众都很愿意购买艺术衍生品,生产成本自然就会大大降低,大家也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衍生品。像国外的美术馆,以他们的收入水平来衡量,艺术衍生品的价位并不高,一般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现在的问题是,内地很多艺术衍生品虽然做得不错,但由于量不够大,单价必然就会比较高;单价一高,又导致公众望而却步,因此,陷入一个比较被动的循环中。”因此,高鹏认为,美育非常重要——只有当整个社会的普遍审美追求达到一定程度,相关的艺术产业才会有依托,才能真正形成。“当人们真正愿意、向往跟艺术家发生关系,而不是单纯将衍生品当成一个功能性的杯子时,市场就会日渐成熟。”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的年销售额已经达7亿元新台币,曾在中国台湾考察过一年的高鹏就认为这得益于台湾地区的美术基础教育起步比较早,做得比较好,人们对艺术、对艺术家的认可度很高,因此,社会对艺术衍生品的接受度也高。“另外,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几任院长都是博物馆界的营销专家,他们非常清楚如何用营销的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