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明万历青花瓷器的鉴定实例
发布时间 2014-07-14 浏览 51367 次
或兽皮,将其摩擦,把亮度减低。这种作法,常在瓷器表面留下许多刮痕。

  然而,古董界最崇尚的“真、精、新”,指的是精美如新的真品。这样的真品,自然要抹拭得如新的一样,才能卖高价。如果瓷器的釉光原来就不好,那变魔术也不能起死回生,使其光芒四射,所以说真不怕新,新不怕真。

鉴定步骤二:

造型的变化

  这件大碗的造型优美,是典型正德碗的延续。明初的碗器,底部总是较肥大,有一种下盘稳固的风范,圈足则外壁向下斜削,作了向上撑的搭配,更是相得益彰;明中期以后,碗器的外壁顺着开撇的口端下溜,到腰部稍凹,形成一个动感的弧度,而圈足常是直壁,把弧度更好地衬托出来——万历碗器便秉承这样的造型,掌握时手感颇佳,除了美感,也加强了实用价值,成为后代碗形的滥觞。

鉴定步骤三:

口沿与圈足

  明中期以前,景德镇的瓷土沿用附近麻仓地带所产的瓷坯,作为瓷器的胎,品质细腻精致,与釉结合紧密,因此器物坚固,很少耗损。但至明末,麻仓土用尽,只好以别地区的瓷土作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