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厦门茶庄假老板当“道
下一主题:普洱茶不能当金融产品
当然,笑话归笑话,其实困扰大益最大的问题是其茶品大部分是被当做投资标的而不是茶品。笔者曾撰文写过大益与芳村之间的关系,大益对芳村是既爱又恨。一方面,芳村是大益产品最大的销售地,估计每年大益至少90%的茶品是在芳村完成销售;另一方面,大益又不希望芳村控制了自己大部分的销售。
以大益在普洱茶界的龙头地位及其老板吴远之的个人性格,大益是绝对不希望自己被渠道控制乃至绑架。而目前大益的现状是虽然在全国拥有数千家各类型门店,但是其给每家门店的配货中,绝大多数又回流到芳村。所以,大益对此非常不满。
其实自2011年开始,大益就着手整顿门店,希望门店提高专业化程度,希望产品下沉渠道,希望更多的终端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到大益的产品。无论大益管理层是怎么想的,但是产品下沉渠道的确是一条正确的思路。如今的普洱茶市场,最大的上升动力是因普洱茶所具备的金融属性所产生的(详见拙文《普洱茶的金融化?》,原文刊载于